记者日前从中信银行获悉,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已于4月初正式运营,该中心按照事业部制管理,实行公司化运作,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原交通银行资产管理中心总裁马续田担任该中心总经理。
“一旦监管政策和国家政策对资管公司的设立放开,我们将快速实行无缝对接。”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在今年3月举行的中信银行2015年业绩发布会上透露。
其实不仅是中信银行,去年以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变革组织管理体系,打造全新的产品和业务平台,为资管业务转型按下了“快进键”。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管理行业是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支柱业务和重要盈利来源,是当今世界金融服务业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中国,大资管蕴含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多家商业银行已通过定增配资、专门的净值型产品、“打新”基金等方式投资直接融资市场,商业银行集团在“大资管时代”的竞争已经拉开了序幕。
巨大资管“金矿”待挖掘
作为新兴财富管理业务,资管业务形式各异、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理财产品、受托投资、投资顾问等。
2012年以来,监管部门推进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逐步打破了银行、券商、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壁垒,形成了相互交叉、跨界竞争、创新合作的发展态势,“大资管时代”正式来临。
按照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的解读,之所以在“资产管理”前加上一个“大”字,缘由在于随着监管的不断放开,原有资管业务外延的不断拓展。对商业银行而言,相比于原来较为简单的理财业务和投行业务模式,“大资管”无疑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首先,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正在逐渐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其次,意味着银行资管业务创新将日益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与趋势;再次,意味着银行作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商的职能将日益凸显。”马蔚华认为。
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我国资产管理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日前,光大银行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15》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各类资管机构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93万亿元,过去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2020年预计将达到174万亿元;其中,剔除通道业务后预计规模达149万亿元,2015年至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
资管业务成银行转型利器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民营银行牌照逐渐放开、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的冲击造成金融“脱媒”加剧,商业银行传统利润空间逐渐收窄,主动寻求经营转型已成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向大资管转型、实现综合化经营则成为了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
“工行大资管战略是指,在工行经营转型的特定时期,对内整合集团资源,多部门合作,对外全市场配置资金,多机构合作,实现资产管理业务价值创造的最大化。”工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韩松对记者表示。
兴业银行则强调以“大资管”理念为引领,整合国际国内最优秀的金融服务资源,开展横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等多个市场的综合运作,形成强大的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以及交易服务能力。
“资产管理业务整合利用集团资产管理平台和牌照资源,持续加强业务创新和业务联动,形成发展合力。截至2015年末,兴业银行各类资产管理规模达2.7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4.80%。”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李健介绍说。
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表示,商业银行转型是资产管理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当前银行亟待变革,这种变革将把银行从传统的存贷中介变身为数据分析者、服务集成商、交易撮合者、财富管理者。变革的路径就是通过资产管理业务,让银行成为直接融资体系和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提高资产端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韩松认为,银行资产管理行业大致经历两个阶段:前十年从存款到理财转化,在此过程中,关键是“谁在卖、卖什么价格”,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商业银行信用;后一阶段将从理财向资产管理转型,在此过程中,更多看“谁在管、管得怎么样”,投资管理能力决定资产收益。
“与此同时,资产的概念将更大,涵盖存款、理财、保险、信托、实物资产等。”韩松说,因此,银行应强调投资研究能力,针对养老、消费、教育、财富传承、税务筹划等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匹配不同的产品。
记者注意到,大资管时代下,商业银行向具有多牌照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目前,工行旗下子公司有工银瑞信、工银租赁、工银安盛、工银国际;建行则在非银行金融领域拥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信托、建信人寿、建信期货5家境内子公司。
业内专家表示,在商业银行向大资管转型、实现集团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需要修炼好“内功”,打造出资产端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应树立综合化经营的战略理念,打造全新的产品运作体系和业务流程,发挥集团多牌照优势,针对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提供受托投资和全方位融资等资产管理服务,提高对广大客户的跨市场、多元化金融服务能力,加快从传统融资中介向全能服务中介的转变,走特色化经营道路,避免出现产品的同质化、业务模式单一等问题。”郭田勇认为。
另外,郭田勇强调,商业银行要注重各类风险预警与管理的制度建设,强化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统筹管理。从综合化经营的业务结构出发,识别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评估各类风险对商业银行集团的影响;加强对表外业务期限错配的控制,发挥银行集团协作优势,创新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内部对冲的能力。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21广州御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05040524号